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肌红蛋白和D-二聚体对重症中暑的诊断意义:附38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Predictive value of myoglobin and D-dimer on severe heat stroke: a clinical analysis of 38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t strok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1026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热射病 劳力型热射病 经典型热射病 肌红蛋白 D-二聚体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热射病的早期敏感指标,以期对重症中暑患者病情发展进行早期预测.方法 选择2018年7月30日至8月5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重症中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热射病患者30例,包括劳力型热射病(EHS)18例、经典型热射病(CHS)12例;热痉挛与热衰竭患者8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入院时的体温、心率(HR)、血乳酸(Lac)、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Na+等理化指标,以及肌红蛋白(MYO)和D-二聚体阳性率(MYO阳性阈值为107 μg/L,D-二聚体阳性阈值为600 μg/L),并比较各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YO和D-二聚体对热射病的早期诊断价值.随访所有患者的转归,比较EHS与CHS患者的28 d病死率,探讨EHS患者经积极降温治疗4 h后的体温(T4 h)是否降到38 ℃以下与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重症中暑以男性患者居多,特别是EHS患者,且EHS患者年龄较CHS患者更小,发病时间更短,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HS组及CHS组患者入院时体温和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温(℃):41.34±0.67、40.39±0.58比37.80±1.39,HR(次/min):139.78±15.63、113.08±17.70比92.00±15.89,均P<0.05〕,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9/L :164.94±73.80、165.78±53.49比249.50±84.22,均P<0.05),MYO和D-二聚体阳性率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YO阳性率:100.0%(18/18)、100.0%(12/12)比50.0%(4/8),D-二聚体阳性率:77.8%(14/18)、100.0%(12/12)比12.5%(1/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MYO和D-二聚体阳性对热射病均有一定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871,敏感度分别为50.0%、87.5%,特异度分别为100%、86.7%.EHS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CHS组〔44.4%(8/18)比8.3%(1/12),P<0.05〕;且EHS组中T4 h≥38 ℃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高于T4 h<38 ℃者〔70.0%(7/10)比12.5%(1/8),P<0.05〕.结论 热射病患者发病早期PLT降低、D-二聚体增高,提示凝血机制损害表现突出;EHS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28 d病死率较CHS患者明显增高;MYO和D-二聚体是热射病的早期敏感指标,可作为热射病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10260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