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100050
临床科室
心血管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代谢紊乱相关心血管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D二聚体
心源性死亡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D二聚体(D-dimer)质量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远期心源性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AMI患者3 990例,根据D-dimer质量浓度分为3组:≤0.50 mg/L、0.51~0.80 mg/L、≥0.81 mg/L,平均随访时间为2.1 (1.0~4.0)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dimer对心源性死亡的影响。结果 D-dimer≥0.81 mg/L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居多、体质量指数较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较多,3支病变较为多见,住院期间肾小球滤过率较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峰值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50%患者比例明显升高。D-dimer≥0.81 mg/L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累计心源性病死率(18.7%)高于D-dimer≤0.50 mg/L组(2.3%)和D-dimer 0.51~0.80 mg/L组(6.1%),且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D-dimer能独立预测AMI患者的心源性死亡(HR=1.71,95%CI:1.34~2.18,P(0.001)。结论 D-dimer能反映A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且D-dimer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MI患者远期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率升高。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900304);;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2018000021469G199)~~;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100050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北京100050
[2]代谢紊乱相关心血管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苏文,李虹伟,陈晖,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质量浓度与远期预后的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22,43(2):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