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行La-TaTME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同一组医师序贯完成La-TaTME,先行腹腔镜手术,再行经肛门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情况、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流质食物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手术切除标本长度、肿瘤直径、肿瘤远端肠管切除距离、直肠系膜完整程度、环周切缘、病理学T分期、病理学N分期、淋巴结检出数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3)随访结果。TNMⅢⅣ期的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生存情况和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 (1)手术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16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其中结肠-直肠吻合10例,结肠-肛管吻合3例,结肠单腔永久性造瘘3例。16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90 min(21542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30100 mL)。术中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该患者在直肠切除标本并经肛门拖出后,发现乙状结肠断端缺血,经腹腔进一步游离脾曲结肠,切除缺血的乙状结肠约5 cm,再行降结肠-直肠吻合术。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 d(13 d),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2 d(19 d)。术后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均为2级),其中2例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经过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后缓解;1例为骶前感染,经过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疗后缓解。术后住院时间为7 d(521 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16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长度为18.0 cm(12.024.0 cm),肿瘤直径为3.5 cm(0.56.8 cm),肿瘤远端肠管切除距离为2.5 cm(1.05.0 cm);手术切除标本的直肠系膜质量评估:完整14例,近乎完整2例;环周切缘及远近断端无肿瘤残留。16例患者病理学T分期:0期(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1例,1期1例,2期4例,3期10例。病理学N分期:0期12例,1期2例,2期2例。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6枚(632枚)。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未见肿瘤细胞(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1例,高分化2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6例。(3)随访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1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 La-TaTME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近期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