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北京,100050
临床科室
国家中心肝病分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危险因素
进展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3],其导致的肝衰竭、肝移植及病死研究报道逐年增多[4-5].作为药物的不良反应,DILI已成为各国将新药撤市的主要原因之一[6-7].因此DILI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患者及药品研发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外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重症、急性肝损伤更为多见,但对DILI慢性化的研究较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国外慢性DILI的发生率为5.7% ~ 14.0%[8-9],国内发生率为6.0%[10].由于我国多数患者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应用范围广、用药时间长,因此中草药导致的慢性DILI患者更多见,更应得到重视.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朱雯静,赵新颜,马红.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9):7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