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一组因小肠、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可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AMI)、慢性肠系膜缺血(CMI)及缺血性结肠炎(IC)[1]。其中以IC最为多见,占缺血性肠病的50%60%[2]。IC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不易鉴别。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由于检查条件的限制以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等原因,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我们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潞河医院和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