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变化及通腑颗粒的干预作用

Changes of intestinal immune cells and effects of Tongfu granules in rats with endotoxemia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肠黏膜 免疫细胞 通腑颗粒

摘要: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变化及中药通腑颗粒对其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内毒素血症组(B组)及中药治疗组(C组)三组。B组及C组采取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药方法,注射1%LPS溶液(给药量为10 mg/kg)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L/kg);C组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即刻给予50%通腑颗粒溶液(给药量为5 g/kg)灌胃,A组及B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造模后在第2、6、12、24 h时间点分批(每次10只)麻醉后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进行检测。采用HE染色观察肠黏膜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TUNEL染色方法,分别标记并计数各组大鼠肠黏膜免疫细胞及凋亡淋巴细胞。结果与A组比较,B组肠黏膜M细胞、DC细胞、CD8+T细胞及IgA+B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而CD4+T细胞、Tr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增多;C组肠黏膜M细胞、CD8+T及Tr细胞计数无明显改变,DC细胞、IgA+B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减少,而CD4+T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与B组比较,C组肠黏膜M细胞无明显改变,Tr细胞及淋巴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减少,而DC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IgA+B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结论内毒素血症时肠黏膜损伤,肠免疫不同阶段的免疫细胞均发生损害,Th1/Th2比例失调,淋巴细胞凋亡增多,导致肠黏膜局部免疫发生抑制。应用通腑颗粒可以减轻肠黏膜损伤,减轻免疫细胞损伤,改善Th1/Th2比例,减少淋巴细胞凋亡,保护局部免疫功能。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