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体外诱导反应及其耐药机制

In Vitro Selection and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Azithromycin in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Its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耐药 阿奇霉素 基因突变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阿奇霉素诱导肺炎支原体(MP)耐药的发生机制.方法 在含亚抑菌质量浓度阿奇霉素的MP培养基中,诱导培养MP国际标准株FH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株;应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诱导株对红霉素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并筛选出耐药株;测定耐药株对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的MIC值;通过PCR扩增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有关的23SrRNA结构域V区及核糖体蛋白L4、L2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已登录的MP标准株M129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体外诱导得到FH体外诱导株8代(YD1-YD8),其中YD1-YD4为敏感株,YD5-YD8为耐药株.耐药株对红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的MIC值均显著升高.在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相关的23S rRNA结构域V区中YD1-YD6诱导株和FH株均未出现点突变,YD7、YD8诱导株均出现了2067位A→G的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4中,诱导株和FH株均出现了 162位C→A和430位A→G的点突变;在核糖体蛋白L22中,诱导株和FH株均出现了279位T→C和508位T→C的点突变.结论 23SrRNA结构域V区中心环的药物作用靶位基因突变是耐约性产生的主要机制.在使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有体内诱导出耐药株的可能.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