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临床科室
国家中心肝病分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北京,首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系,北京市高等院校"肝脏保护与再生调节"重点实验室
[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出处:
ISSN:
关键词:
干细胞
克隆细胞
体外研究
细胞培养
肝脏前体细胞
摘要:
目的 研究体外胚胎期人肝脏细胞(FLCs)的表型特征并利用克隆培养法获得肝脏前体细胞.方法 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测定FLCs的抗原表达;采用克隆化培养法结合不同生长因子组合的培养基对FLCs进行单细胞克隆筛选,用克隆环分离各单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不同克隆mRNA的表达.用SPSS12.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培养基配方克隆形成率.结果 原代分离培养的FLCs呈非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大小不均一,其肝脏前体细胞标志物甲胎蛋白、白蛋白、细胞角蛋白8和细胞角蛋白19的阳性率分别为28.1%、84.7%、55.1%和9.1%;造血干细胞标志物CD34和CD45的阳性率为0.04%和0.09%;间质细胞标志物CD105和CD166的阳性率分别为71.8%和75.3%.采用克隆化培养法获得的细胞克隆形态有一定差异,多数克隆由长梭形细胞组成,部分由形状不规则、胞体较铺展的细胞组成,少数克隆具有类上皮细胞形态.对可连续传代5次的19个细胞克隆进行RT-PCR分析结果显示,表皮细胞黏附分子、甲胎蛋白、白蛋白和细胞角蛋白19的阳性率分别为52.6%,21.1%,52.6%和84.2%.结论 原代培养的FLCs是混杂有多种类型细胞的异质性群体,克隆培养法可以获得肝脏前体细胞克隆.
基金:
中国国家自科基金委(3097147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102013)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萍,李卫红,刘保清,等.人胚胎肝脏细胞表型特征分析及肝脏前体细胞的克隆化培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0):76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