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产程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tent Phase of Labor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潜伏期 分娩镇痛 腰-硬联合阻滞 可行性

摘要:
目的评估潜伏期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结局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将无病理产科因素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的足月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潜伏期组(L组)于宫口开大0.5~2.5cm时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宫口开大3.0~5.0cm时行分娩镇痛。两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孕妇取左侧卧位,采用联合腰麻及硬膜外穿刺包于L2~3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取25G腰麻穿刺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内,刺入蛛网膜下腔,于子宫收缩间期注入0.1%罗哌卡因3ml(3mg),置入硬膜外导管,接自控电子镇痛泵。待腰麻作用减弱时,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给药模式产妇自控镇痛,APⅡ电子泵内配置为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总量100ml;设置单次剂量为5ml,锁定时间10min。宫口开全时停止PCA泵。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镇痛前及镇痛后直至宫口开全时8个点的疼痛评分;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持续时间及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结局、产时出血量;记录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镇痛不良反应;产妇满意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前的VAS评分活跃期组M=100分(80分,100分)与潜伏期组M=90分(80分,100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分娩镇痛后VAS评分、产程各阶段持续时间、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用量潜伏期组[(23.9±8.9)ml]较活跃期组[(17.6±9.6)ml]明显增多(P(0.05),缩宫素使用时间潜伏期组为(228±139)min,较活跃期组(152±103)min长(P(0.05),潜伏期组产妇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鞘内注入0.1%罗哌卡因,而后连接自控电子泵(0.1%罗哌卡因及0.5μg/ml舒芬尼混合液)的镇痛模式用于产程潜伏期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极少,对母婴是安全可行的。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