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心室晚电位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10年回顾

A retrospective study On long-term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 [2] 河北省大厂人民医院功能科 [3] 北京公安医院心电图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室 心肌梗死 预后

摘要:
目的探讨心室晚电位(L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因AMI入院连续2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梗死血管开通情况、无创心脏检查结果和预后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3例患者男180例(74.1%),年龄37~79岁,平均(62±11.4)岁,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146例(60%)。分成LP阳性83例(34%)和LP阴性160例(66%)两组。主要联合终点事件为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死亡,次要联合终点事件为联合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在平均随访(10±0.83)年期间,LP阳性与LP刚性两组比较主要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18.1%比11.9%,相对风险比(HR)4.19,95%可信区间(CI)2.50~7.02,P(0.0001]和次要终点事件累计发生率(7.0%比2.1%,HR7.64,95% CI2.02~20.75,P(0.0001)均明显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无主要终点事件累计生存率LP阳性较LP阴性组明显减低,分别为47.0%和81.9%(P(0.0001)。LP阳性组的生存曲线随时间延续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01)。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评判影响主要终点事件的各因素预测能力,LP阳性的风险度明显强于其他已知风险预测变量,其相对危险性依次为LP阳性(HR 3.57,95% CI 1.87~6.81,P(0.0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HR 2.75,95% CI 1.32~5.71,P=0.007)、左心室射血分数(40%(HR 2.44,95%CI1.25~5.71,P=0.009)、未开通梗死血管(HR 1.95,95% CI 1.05~3.59,P=0.033)、年龄(HR 1.04,95% CI 1.00~1.07,P=0.034)。结论 LP阳性是AMI后不良事件和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