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变声后"假声"的声学分析

The acoustic analysis of mutational "falsetto"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变声后"假声" 声学分析 青少年

摘要:
目的:为变声后"假声"的命名、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用计算机采集变声后"假声"患者15例(患者组)、正常青年男性12例(青年男性对照组)、女性13例(青年女性对照组)、正常儿童12例(儿童对照组)的舒适话声/a/、/i/音及青年男性对照组、青年女性对照组的舒适假声/a/、/i/音,均持续3 s,将声样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患者组元音/a/、/i/的平均基频(MF0)、最高基频(Fhi)和最低基频(Flo),与青年女性对照组的话声接近(P>0.05),明显低于儿童对照组和青年男性、女性对照组的假声(P<0.05);频率微扰(Jitter)与频率微扰商(PPQ)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基频变异(vF0)与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组/a/音的振幅微扰(Shimmer)与振幅变异(vAm),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振幅微扰商(APQ)虽高于其他组,但无显著性意义;患者组/i/音的Shimmer和APQ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对照组的假声(P<0.05),vAm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女性对照组(P<0.05);谐噪比(HNR)各组中假声的数值最小;嗓音紊乱指数(VTI)患者组和青年男性、女性对照组的假声的数值较青年男性、女性对照组的话声低;软发声指数(SPI)患者组高于其他组(P<0.05);儿童、患者及假声有嗓音中断的存在.结论:变声后"假声"虽与假声有某些共同之处,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假声,其与女声更接近;降低基频、增强胸腔共鸣为治疗的关键;心理治疗与嗓音训练并重;用硬起声治疗患者.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