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文章类型:
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10)
临床科室
心血管中心
心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平度市人民医院保健病房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脑血管意外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女42例,男78例)的24 h ABPM和偶测血压(CBP)与EH所致靶器官损害(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24 h动态平均SBP和上述各项事件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 1,0.3114,0.392 1,0.422 2,P<0.01;24 h动态平均DBP亦和上述各项事件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依次为0.299 8,0.309 5、0.243 0,0.300 5,P<0.01;CBP与EH所致靶器官损害无相关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与夜间平均SBP和DBP有更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 5,0.456 8,P<0.001。研究还发现动态血压中有"杓"型变化者比无"杓"型变化者的EH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血压负荷>25%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之一。结论:了解EH患者的24 h血压变化对预测EH并发症的发生和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注重夜间血压的降低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的一有效措施。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1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马文英,竺清瑜,沈毅,等.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16(9):3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