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胃底腺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 endoscopic and clinicopathologic alanalysi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2]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510515 [3]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18172 [4]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537000 [5]江西赣州龙南县中医院消化内科,341700 [6]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63003 [7]贵州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消化疾病研究所,563003 [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10008 [9]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病理科,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化 内镜 窄带成像

摘要:
目的探讨胃底腺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 gland type,GA-FG)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玉林市红十字医院、龙南县中医院、深圳龙岗区人民医院诊断的8例胃底腺型胃癌患者资料,分析其内镜特征、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全组男3例,女5例,年龄46~60(中位数56. 5,平均数55)岁;多因体检发现胃部肿物入院,均无肿瘤家族史; 7例(87. 50%)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内镜特征:肿瘤主要位于胃上部(7例,87. 50%),均未发现溃疡,背景黏膜均无萎缩表现;病变以隆起性多见(6例,75. 00%),多可观察到分支血管(7例,87. 50%); NBI放大观察可见病变与周边背景黏膜之间多无明显边界(7例,87. 50%),表面微血管多为规则(7例,87. 50%),表面微结构排列规则或不规则。瘤体最大径3~15(平均数7. 4) mm,累及黏膜层5例(62. 50%),浸润黏膜下层2例(浸润深度分别为196μm和454μm),均未发现脉管侵袭。最终病理诊断:胃底腺型胃癌(混合型) 3例,胃底腺型胃癌(主细胞为主型) 2例,胃底腺型胃癌(黏液颈细胞型) 2例,胃底腺型胃癌(壁细胞为主型) 1例。6例患者行ESD治疗,1例行EMR治疗,1例为活检病例。7例患者随访时间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GA-FG是胃癌的一种新组织学类型,其内镜特征与一般的早期胃癌不太相同。对GA-FG的内镜、病理学特征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