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100144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100050
临床科室
麻醉科
麻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神经外科
术后镇痛
摘要:
目的:比较4种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药物方案在神经外科患儿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160例,年龄7~12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4组: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吗啡组(M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40例。术后连接PCA镇痛泵,药物配置:C组为生理盐水;F组负荷剂量芬太尼0.5 μg/kg,背景剂量0.1~0.2 μg·kg -1·h -1,单次冲击剂量0.1~0.2 μg/kg;M组负荷剂量吗啡40~50 μg/kg,背景剂量1~4 μg·kg -1·h -1,单次冲击剂量10~20 μg/kg;T组负荷剂量曲马多500 μg/kg,背景剂量100~400 μg·kg -1·h -1,单次冲击剂量100~200 μg/kg。所有镇痛药加生理盐水配至总量100 ml,其中加昂丹司琼0.4 mg/kg。单次冲击剂量锁定时间15 min。术后1、2、4、8、16、24、36、48 h对4组患儿使用Wong-Baker Facial Scale(WBFS评分)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意识改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1、2、4、8、16 h,C组WBFS评分、NRS评分高于T组、F组、M组( P(0.05),M组WBFS评分、NRS评分低于F组、T组( P(0.05)。术后48 h,T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M组、F组( P(0.05)。F组与M组PCA泵药物平均使用总量低于T组( P(0.05),术后48 h C组补救镇痛率高于F组、M组、T组( 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枕骨开颅术[比值比(odds ratio, OR)=0.295,95%CI 0.093~0.937, P=0.038],M组镇痛方案(OR=0.114,95%CI 0.022~0.599, P=0.010)为降低中重度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 Intensity, POPI)风险的保护因素。 结论:7~12岁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患儿术后48 h使用PCA镇痛泵镇痛,吗啡镇痛安全、有效,效果最好,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基金:
北京市科委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Capital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eijing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麻醉科,100144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邢菲,白亚璠,邓晓明,等.患者自控镇痛不同药物方案在神经外科患儿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比较[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7):69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