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nk-tpa与rt-pa溶栓出血发生率的对比研究

Incidence of Hemorrhag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TNK-tPA versus rt-P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内科 [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心内科 [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 [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纤溶疗法 替奈普酶 出血率

摘要:
目的:本研究欲观察替奈普酶(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治疗后的出血发生率。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3月间,于北京5家医院,入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6小时患者,随机给于TNK-tPA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爱通立),给药后90分钟行冠状动脉造影。TNK-tPA的给药法为:采用体重校正的剂量(0.53 mg.kg-1)10秒钟以上静推。rt-PA给药法为前负荷法。伴随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肝素。其他药物按试验用药标准,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根据医生考虑及90分钟冠脉造影结果决定。主要观察指标为:30天轻度出血、中/重度出血(除ICH)、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11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纤溶治疗后30天内轻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4.14%和17.3%(TNK-tPA对rt-PA,P=0.483);中重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62%和5.77%(TNK-tPA对rt-PA,P=0.72);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3.45%和1.92%(TNK-tPA对rt-PA,P=1.00)。结论:初步结果显示,TNK-tPA溶栓治疗后脑出血发生率较高,TNK-tPA的安全性未得到证实,有关其在国内的临床使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