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0
临床科室
国家中心消化分中心
消化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胃肠病学.2019,24(8):454-459.
ISSN:
1008-7125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
多原发性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临床病理特征
摘要:
背景:早期胃癌检出率不断提高,但同时性多发早期胃癌(SMEGC)漏诊率较高,提高SMEGC的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SMEG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主、次病灶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3年6月—2018年12月于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231例早期胃癌病例,比较单发早期胃癌(SEGC)与SMEGC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分析SMEGC主、次病灶内镜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231例早期胃癌病例中16例(6. 9%)为SMEGC(34处病灶)。SEGC与SMEGC在性别、年龄、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以及病灶大小、垂直方向分布、分化程度、侵犯深度、背景黏膜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 0. 05)。在水平方向分布和大体形态方面,SMEGC出现于胃体后壁(38. 2%)和隆起型(47. 1%)比例更高(P (0. 05),且均为分化型癌。SMEGC主、次病灶的大体形态(r=0. 658)和分化程度(r=0. 489)具有显著相关性(P (0. 05),主、次病灶大体形态、分化程度、侵犯深度相同的SMEGC分别占68. 8%、81. 2%和87. 5%,主、次病灶背景黏膜均一致。SEGC和SMEGC的治愈性切除率无明显差异(86. 0%对85. 3%,P) 0. 05)。结论:SMEG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SEGC相似,主、次病灶的大体形态、分化程度、侵犯深度和背景黏膜具有一致性,ESD为其有效治疗方式。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2310);;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消化内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重点项目(XXZ0103);
第一作者:
李荣雪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0
通讯作者:
张澍田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荣雪,张倩,孙秀静,等.同时性多发与单发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以及多发癌病灶关联性分析[J].胃肠病学.2019,24(8):45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