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机制。方法 2014年5月,选取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村民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测量血压,人体指标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体脂含量(BF)〕,生活习惯调查(吸烟、饮酒、运动和睡眠情况)以及详细的膳食情况〔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CHO%),蛋白质摄入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PRO%),脂肪摄入能量占每日总能量的比例(FAT%)〕调查,抽取空腹静脉血液进行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检测。结果 84例受试者中,患有高血压69例,患病率为82.1%。高血压组(n=69)和血压正常组(n=15)性别、年龄、吸烟率、饮酒率、活动量大小、睡眠质量好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HDL-C、LDL-C、Hcy、BMI、腰臀比(W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hs-CRP、sICAM-1、BF、上臂肌围(AMC)、左手握力、右手握力、CHO%、PRO%、FAT%、能量摄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高血压组中男28例,女41例,再在高血压组内按性别分组对各项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男、女性TC、HDL-C、LDL-C、hs-CRP、Hcy、BMI、W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TG、sICAM-1、BF、AMC、左手握力、右手握力、CHO%、PRO%、FAT%、能量摄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O%与hs-CRP、sICAM-1呈正相关(P(0.05),PRO%和FAT%与hs-CRP、sICAM-1呈负相关(P(0.05)。CHO%与BF呈正相关,与AMC、握力呈负相关(P(0.05);PRO%与BF呈负相关,与AMC、握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和脂肪摄入比例的饮食模式会引起营养不良,并且可能通过影响炎性因子引起血管炎症,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