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50
医技科室
影像中心
超声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杨氏模量
银屑病
皮肤弹性
摘要: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评估银屑病患者皮损部位皮肤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弹性变化。方法:应用SWE技术,分别于12例银屑病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对其14个皮损部位皮肤进行弹性测量,获得杨氏模量值,比较皮损部位皮肤急性期和恢复期弹性变化。结果:银屑病患者急性期皮损部位皮肤的平均弹性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4.8±29.9)k Pa、(52.1±26.3)k Pa和(41.8±22.3)k Pa;恢复期平均弹性最大值、平均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5.1±20.3)k Pa、(29.0±17.5)k Pa和(25.1±15.2)k Pa,急性期杨氏模量值明显比恢复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2,t=5.48,t=5.06;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患处皮肤急性期弹性较恢复期弹性具有明显差异,剪切波弹性成像为银屑病及其他皮肤疾病的诊断及评估奠定了基础。
基金: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Z201503101210120051)“脾脏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 北京 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耿慧英,钱林学,胡向东,等.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银屑病不同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