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论文
学者
科室
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络病理论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ollateral diseases doctrine in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42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李杨帆[1]
*
;
李丽[1]
;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
临床科室
中医科
中医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2011,30(6):407-408.
DOI:
10.16025/j.1674-1307.2011.06.019
ISSN:
1674-1307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脑络
通补
络病理论
摘要:
从络病理论的角度对血管性痴呆进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分析,指出血管性痴呆的病位在脑,证属本虚标实,虚、痰、瘀互结阻络贯穿于血管性痴呆始终,而瘀毒阻络是该病迁延难愈的病理基础。治络之法,当从实论治,以通为补,但应注意久病痼疾,当以缓攻,通补活络。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李杨帆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李杨帆,李丽.络病理论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11,30(6):407-408.
相关文献
[1]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2]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在血清学中的鉴别分析
[3]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的相关研究
[4]养血清脑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预试验临床研究
[5]塞络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及开放期延续试验
[6]塞络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
[7]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脑膜炎诊断三联征研究
[8]脉络膜前动脉区梗死的临床分析
[9]通心络胶囊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
[10]DTS-AMS型神经网络用于自发脑电信号残部的外推估计-提取视觉诱发电脑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