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变的实验研究

Study on changes in circulatory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rats with endotoxemi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单位: [1]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肾素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探讨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80),模型组又分为注射脂多糖(LPS)后2、4、8、12、24、48、72 h及7 d 8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分别于腹腔注射LPS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心脏血,测定血浆内毒素、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模型组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α、IL-10水平均在腹腔注射LPS后2 h达高峰,分别在注射LPS后7 d、8 h和8 h降至正常水平.②模型组血浆PRA和血清AⅡ、ACE水平分别在腹腔注射LPS后2、8 h和8 h达高峰,分别于注射LPS后12、72和24 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内毒素血症时,机体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同时循环RAS激活,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微循环障碍,可进一步加重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研究内毒素血症时RAS改变对阐明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具有一定价值.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