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AMI患者(37例溶栓治疗,14例未溶栓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 h、12 h、24 h、48 h、1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PCG)活性、α2抗纤溶酶(α2AP)活性、纤维蛋白原(Fg)含量、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AMI溶栓治疗后4 h,PCG、α2AP活性及Fg含量大幅度降低,D-Dimer含量明显增高,PT、APTT明显延长;溶栓后48 h各项指标已分别恢复至溶栓前水平.结论:溶栓治疗可使AMI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减弱,纤溶活性明显增强,但溶栓剂的作用时限短暂,监测PT、APTT、Fg等指标对预防出血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