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维生素k缺乏诱导产生的异常蛋白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应用价值的评价研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或产生的异常蛋白(PIVKAⅡ) 甲胎球蛋白 肝细胞癌 诊断

摘要:
目的 由于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产生的异常蛋白PIVKAⅡ ,又称为γ 羧基凝血素 ,是近年来在日本及美国诊断肝细胞癌 (HCC)的敏感指标 ,但至今仍未用于中国临床 ,本研究的目的是初步评价PIVKAⅡ在中国肝癌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 6 0例HCC和 30例排除肝癌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PIVKAⅡ和甲胎球蛋白 (AFP)水平。结果 在HCC患者中 ,血清PIVKAⅡ的浓度为 (784 3± 136 4 1, x±s)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 (16 1± 31 7) (P (0 0 0 0 1)。当将PIVKAⅡ的临界值定为 4 0mAU/ml时 ,5 1 7%肝癌患者 (31/ 6 0 )的PIVKAⅡ值高于该临界值 (灵敏度 ) ;但仅 4例肝硬化患者 (13 3%)PIVKAⅡ值高于此临界值。该指标的特异性为 86 7%(2 6 / 30 ) ;精确度为6 2 2 %(31+ 2 6 / 6 0 + 30 ) ;其中 36 84 %的小HCC患者 (7/ 19)的PIVKAⅡ值高于此临界值。在 2 6例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 ,有 11例 (46 2 %)PIVKAⅡ值高于该临界值 ;肝癌患者的AFP和PIVKAⅡ水平未见显著相关 (rs=0 10 1,P =0 2 4 7)。PIVKAⅡ和AFP联合使用较AFP单独使用灵敏度升高 2 1 6 %,较PIVKAⅡ单独使用灵敏度升高2 6 7%;对小肝癌患者 ,则分别升高 15 8%和 2 1 1%。结论 PIVKAⅡ是肝癌诊断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如果与AFP结合使用 ,其

语种:
中科院(CAS)分区:
出版当年[2001]版:
最新[2025]版:
大类 | 2 区 医学
小类 | 2 区 医学:内科
JCR分区:
出版当年[2000]版:
Q4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最新[2024]版:
Q1 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影响因子: 最新[2024版] 最新五年平均[2021-2025] 出版当年[2000版] 出版当年五年平均[1996-2000] 出版前一年[1999版] 出版后一年[2001版]

第一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9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