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前瞻性心电触发单次心跳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和辐射剂量研究

Study of the feasibility and radiation dose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of prospective ECG triggered single-heartbeat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房颤(AF)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摘要:
目的:研究房颤(AF)患者应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单次心跳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可行性,比较AF患者与窦性心律(SR)患者C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选取临床疑诊的40例冠心病患者,将在CCTA检查过程中出现的20例连续AF患者纳入AF组,将20例SR患者纳入SR组。CT扫描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单次心跳扫描模式,管电压120 kV,自动毫安(automatic mA)。对两组CCTA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进行客观评估,并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计算和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AF组的图像噪声、CNR和SNR分别为(28.7±5.8)、(18.4±5.1)和(15.2±4.4);SR组分别为(29.1±5.6)、(18.5±6.6)和(15.4±5.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组和SR组患者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1.6±0.7)分和(1.5±0.6)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组和SR组冠状动脉血管段的主观评分分别为(1.16±0.4)分和(1.24±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9b,P(0.05)。AF组和SR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5±1.1)mSv和(2.9±1.2)mSv,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F患者应用宽体探测器CT单次心跳CCTA成像可获得与SR患者较一致的成功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两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大致相同。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