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6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点及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表现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ic findings:analysis of 66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case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湖北宜城 441499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 北京 100050 [3]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湖北宜城 441499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回顾性研究 分型

摘要:
目的分析宜城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各方面情况,发病早期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进一步了解COVID-19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2月9日在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6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初次就诊时进行了实验室检查、胸部CT检查。对患者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发病早期胸部CT影像特征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且总结发病规律。结果 66例COVID-19患者年龄21~71岁,按照入院时病情程度分为轻型4例、普通型51例、重型6例和危重型5例。主要症状依次为发热、咳嗽、乏力。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常规中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升高,嗜酸性粒细胞下降。生物化学检测结果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尿素氮、血肌酐下降,白蛋白下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B型钠尿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升高明显。患者胸部CT结果显示,轻型患者胸部CT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普通型病例中单发病灶15例(29.41%),多发病灶36例(70.59%);重型病例中单发病灶1例(16.67%),多发病灶5例(83.33%);危重型病例均为多发病灶。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胸部CT影像均以斑片状高密度影和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结论宜城地区COVID-19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有明显变化,患者发病早期CT影像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影和磨玻璃影,部位以双肺、胸膜下及肺野外带多见。此结果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湖北宜城 441499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