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透析后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回顾性研究。筛选2017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地区5家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透析后高血压定义为在连续3次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后平均动脉压较透析中3 h平均动脉压的平均升高值≥15 mmHg。除外透析后高血压及透析后低血压患者,透析后平均动脉压较透析中3 h平均动脉压升高值<15 mmHg或降低<10 mmHg者定义为透析后血压平稳。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透析后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发生透析后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491例MHD患者入选本研究,高血压组65例(13.2%),血压平稳组406例(82.7%),低血压组20例(4.1%)。透析后高血压组患者的年龄、透析前血钙、使用1.75 mmol/L Ca
2+透析液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血压平稳组,全段甲状旁腺素和透析前血尿酸显著低于血压平稳组(均
P<0.05)。将透析后高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的指标,包括年龄、血全段甲状旁腺素、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尿酸、透析液Ca
2+浓度,以及单因素分析
P<0.1的指标,包括透析后血钙、透析前血总胆固醇、应用β受体阻滞剂、性别等项目作为协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1.75 mmol/L Ca
2+透析液(以使用1.50 mmol/L Ca
2+透析液为参照,
OR=2.930,95%
CI 1.282~6.694,
P=0.011)是发生透析后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年龄、透析前血钙,以及单因素分析
P<0.1的临床指标,包括透析前血钠、透析前血尿酸等项目作为协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在同样使用1.50 mmol/L Ca
2+透析液患者中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046,95%
CI 1.000~1.093,
P=0.049)和透析前血钙(
OR=21.847,95%
CI 2.111~226.075,
P=0.010)是发生透析后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使用1.75 mmol/L Ca
2+透析液是发生透析后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相同Ca
2+浓度(1.50 mmol/L)透析液透析时,年龄较大和透析前血钙水平较高是发生透析后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基金;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项目;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支持项目;Special Fund for Clinical Medicin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Municipal Hospital Administration;Research and Cultivation Project of Beijing Municipal Hospital;Support Project of Daxing Teaching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