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100020
北京朝阳医院
[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学部, 上海,200433
[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300052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100050
临床科室
麻醉科
麻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5]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手术部, 杭州,310009
[6]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麻醉科,西安,710032
出处: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11):1005-1009.
ISSN:
1673-4378
关键词:
意识消失
意识恢复
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深度指数
脑电双频指数
摘要:
目的评估基于样本熵(sample entropy, SampEn)等脑电参数的麻醉深度指数(depth of anesthesia index, Ai)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反映意识状态的情况。方法将Ai和BIS的电极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贴于同一患者前额的左右两侧。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以每分钟增加0.5mg/L的速度增加直至患者意识消失(loss of consciousness,LOC)。记录麻醉诱导和麻醉复苏过程中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 Ce)、Ai和BIS数值并比较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意识状态和Ai、BIS的相关性。结果 6家医院144例患者顺利完成实验。LOC时Ai为61±12、BIS为62±11,LOC后1 min内Ai减少15.0%、BIS减少9.3%;意识恢复(recovery of consciousness, ROC)时Ai为74±14、BIS为76±8,ROC后1 min内Ai增加15.0%、BIS增加7.0%。95%LOC时Ai为48.3、BIS为52.3; 5%ROC时Ai为55.7、BIS为63.1。结论在LOC时和ROC时,以及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50%LOC和50%ROC时,Ai对比BIS二者的差距均很小,在临床判断麻醉深度上没有差别。在意识的变化过程中,Ai的改变比BIS更明显,更能反映意识的改变。
第一作者:
付阳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麻醉科,100020
通讯作者:
岳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付阳,许涛,谢克亮,等.麻醉深度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在静脉麻醉中判断意识变化的多中心比较研究[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11):100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