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肌内注射曲安奈德诱导犬咬肌萎缩的实验研究

Dog masseteric muscle atrophy resulting from triamcinolone injec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整形外科 [3] 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咬肌 肌萎缩

摘要: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曲安奈德诱导犬咬肌萎缩的可行性及注射曲安奈德后咬肌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20只)。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动物均取一侧咬肌作为实验肌,对侧咬肌作自身阴性对照,实验咬肌内分别注射配制好的曲安奈德,对侧咬肌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药物注射后12周时进行咬肌取材,完整切取双侧咬肌,称新鲜咬肌湿重,测量其体积。观察对照组、实验组对照侧和实验组实验侧嚼机肌组织学形态。结果大体观察:实验侧咬肌基本形态正常,组织形态、色泽、弹性、质地等均与正常对照组和自身对照咬肌无明显差别。实验侧明显较对照侧消瘦,嚼肌厚度明显减小。咬肌湿重:正常组与各实验组的阴性对照侧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组的对照侧咬肌湿重与实验侧间有显著性差异,实验侧咬肌湿重明显减小。咬肌体积:正常组与各实验组的阴性对照侧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组的对照侧咬肌体积与实验侧间有显著性差异,咬肌内注射曲安奈德可引起咬肌体积明显缩小。HE染色切片检查显示各实验侧咬肌基本组织结构与对照侧间无明显差异,肌纤维排列整齐,肌纤维变细,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未见细胞坏死、变性等病理改变。纵切面肌节完整清晰,横切面轮廓基本正常。结论曲安奈德可引起所注射咬肌的萎缩,可用于治疗嚼肌肥大。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