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100050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武汉,4300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前庭内侧核
膜片钳术
动作电位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膜特性及其对前庭外周模拟传入信号的放电反应,探讨前庭系统生理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视状态下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按平均动作电位形状对神经元分型,比较不同类型神经元膜特性的差异.向胞内注入刺激电流以模拟头部作直线加速和匀速旋转运动时外周前庭的传入信号,观察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结果 在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可记录到放电活动,在低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中放电活动仍然存在.神经元可被分为有单相后超极化及A样整流的A型(33%),有双相后超极化的B型(63%),以及同时具有或不具有以上特征的其他型(4%);A、B型神经元的部分主动膜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同样的模拟传入信号可作出不同的反应.结论 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基于其内在膜特性的自发活动;大部分神经元的放电表现为典型的A型或B型,但仍有少量非典型放电存在;A、B型神经元膜特性和放电反应特性的差异是它们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基础.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夏交,孔维佳,朱云,等.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内在膜特性及其对前庭模拟传入信号的反应[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10):76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