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低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的术前治疗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Preoperative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with low-dose mifepristone: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arallel-group stud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中曰友好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29 [2]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上海200011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100020 [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100034 [5]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学统计室100034
出处:
ISSN:

关键词: 平滑肌瘤 米非司酮 随机对照试验 安慰剂 治疗结果

摘要:
目的:评估口服米非司酮(10 mg/d)与安慰剂在手术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共入组132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试验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片/d(剂量为10 mg/片),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1片/d,两组均治疗3个月。主要疗效指标为最大肌瘤体积变化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闭经率、主观症状和贫血状况改善情况,安全性评价包括不良事件、辅助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最大肌瘤体积变化率为-25.97%(95% CI为-34.79%~-15.95%),而对照组为-1.51%(95% CI为-13.03%~11.54%);试验组治疗前后最大肌瘤体积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最大肌瘤体积变化率之差为-24.84%(95% CI为-36.56%~-10.94%),在95% CI区间内,远高于本研究设定的10%优效界值的目标。在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的完全闭经率[84% (52/62)]、痛经消除率[98%(61/62)]、月经失血消失率[87% (54/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结束时,试验组血红蛋白[(131±13) g/L]、红细胞计数[(4.5±0.4)×10 12/L]和血细胞比容(0.39±0.03)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均(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上述3个指标分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1)。试验组治疗结束时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两组之间FSH和皮质醇水平在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两组之间任何不良事件的整体发生率分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腹痛是试验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9%(6/65)],但与对照组[3% (2/64)]相比,发生率并未显著增加( P)0.05)。 结论:与安慰剂相比,口服米非司酮10 mg/d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贫血状况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的药物治疗。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曰友好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29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