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100050
临床科室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干预时机
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急性期心脏康复干预时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CBD-Bank数据库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PCI后接受心脏康复的AMI患者409例。以PCI后即刻至急性期心脏康复开始时间为3 d作为截点,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心脏康复组(PCI后即刻至心脏康复开始时间≤3 d,n=252)和延迟心脏康复组(PCI后即刻至心脏康复开始时间>3 d,n=157)。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出院前6 min步行试验情况(完成情况及6 min步行距离)、恢复期心脏康复干预情况及出院后1年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住院率、戒烟率。AMI患者PCI后急性期心脏康复干预时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PCI后即刻距心脏康复开始时间≤3 d者252例,占61.61%。早期心脏康复组患者腹型肥胖者占比高于延迟心脏康复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者占比低于延迟心脏康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型肥胖〔OR=1.783,95%CI(1.123,2.832)〕、心肌梗死类型〔OR=0.490,95%CI(0.269,0.891)〕及PCI类型〔OR=0.240,95%CI(0.137,0.421)〕是AMI患者PCI后急性期心脏康复干预时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早期心脏康复组患者心源性死亡率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延迟心脏康复组,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延迟心脏康复组(P<0.05);早期心脏康复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延迟康复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 AMI患者PCI后行早期心脏康复者占61.61%。早期心脏康复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后心肺耐量,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腹型肥胖、心肌梗死类型及PCI类型是AMI患者PCI后急性期心脏康复干预时机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腹型肥胖、行择期PCI的AMI患者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更有可能参与早期心脏康复。
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8000021469G204);;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青苗”计划专项(QML20200109);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康复医学科,北京市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桂沛君,吴坚,史昊楠,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急性期心脏康复干预时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