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妊娠合并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变异分析及围产期管理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生殖中心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围产期管理 ATP7B基因 基因突变

摘要:
目的探究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妊娠期患者围产期管理, 以及探索通过对患者羊水、脐带血基因检测确定其后代遗传病因和胎儿患病的可能性。方法在围产期精细化管理方面, 对1例2019年3月因眼涩眼胀、视力下降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就诊时发现K-F环, 肝病科进一步诊断WD的孕妇行人工流产一次, 并于2020年10月再次妊娠后进行包括妇产科、肝病中心、麻醉科、消化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会诊和孕期规范化治疗;二次妊娠后提取患者静脉血、羊水和脐带血基因组, 采用Sanger测序进行ATP7B基因变异分析。结果通过多学科协作管理, 该患者在妊娠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伴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贫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多种合并症的情况下顺利产子。新生儿表型正常, 阿氏评分10-10-10。测序发现该患者存在ATP7B p.Arg778Leu 和p.Val890Met, 为数据库已报道的错义杂合变异, ACMG分级为致病性变异。羊水和脐带血的检测结果显示胎儿仅p.Arg778Leu单杂合变异, 仅携带母亲一个致病突变位点, 预测不会出现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型。结论围产期多学科协作管理对WD患者顺利妊娠具有重要保护意义。对患者羊水和脐带血的遗传学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胎儿WD。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