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单位:
[1]250021,济南,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临床科室
国家中心肝病分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预后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的慢性肝病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的特点,评价AST/ALT比值判断慢性肝病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534例不同病因的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类患者AST/ALT比值的特点.运用接受者运行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比较AST/ALT比值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CC)和评分(CS)在判断慢性肝病患者中短期预后方面的准确性;运用非参数相关分析,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原发性肝癌患者,AST/ALT比值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P<0.05);病毒性肝病患者和非病毒性肝病患者的AST/ALT比值无明显差异(P=0.852).死亡患者的AST/ALT比值明显高于生存患者的平均值(P=0.000);随着CTP分级的升高,AST/ALT比值也逐渐升高,A、B、C三级之间的AST/ALT比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AST/ALT比值和MELD、CS及CC在判断慢性肝病患者生存3个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8、0.92、0.69和0.59,判断生存1年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0.77、0.65和0.63;AST/ALT比值与MELD、CS和CC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185、0.291和0.297(P=0.000).结论 AST/ALT比值随着肝脏病变的加重而逐渐升高.AST/ALT比值和MELD在判断慢性肝病患者短期预后方面是较好的指标.AST/ALT比值和MELD、CS、CC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250021,济南,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俊勇,刘吉勇,张福奎,等.ast/alt比值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特点和判断预后价值[J].肝脏.2006,11(4):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