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44
[2]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29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北京100020
北京朝阳医院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50
医技科室
检验科
检验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感染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病例对照研究
危险因素
预后
摘要:
目的:探讨造成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CRE)感染和感染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北京地区18家二级或三级甲等临床医院共482例住院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以感染CRE的患者为病例组( n=247),以感染碳青霉烯类敏感的肠杆菌目细菌(CSE)的患者为对照组( n=235)。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预后。 结果:CRE菌株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耐药,但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4.0%和99.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前30 d内气管插管( OR=2.607,95 %CI:1.655~4.108, P(0.001),以及使用过三/四代头孢菌素( OR=2.339,95 %CI:1.438~3.803, P=0.001)、碳青霉烯类( OR=2.468,95 %CI:1.610~3.782, P(0.001)和喹诺酮类药物( OR=2.042,95 %CI:1.268~3.289, P=0.003)是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 OR=3.390,95 %CI:1.454~7.904, P=0.005)、心力衰竭( OR=4.679,95 %CI:1.975~11.083, P(0.001)、中重度肝病( OR=3.057,95 %CI:1.061~8.806, P=0.038)、感染前30 d内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OR=2.882,95 %CI:1.241~6.691, P=0.014)以及发生感染性休克( OR=7.772,95 %CI:3.505~17.233, P(0.001)是CRE感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减少感染前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和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可能会降低患者感染CRE的概率。依据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对CRE感染患者进行分级治疗,预测和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将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The Capital Heal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44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安汝,王启,周朝娥,等.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和临床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1):1572-1582.